都昌大米的基本介紹
都昌大米為都昌縣傳統(tǒng)特色農產品,擁有特定的人文歷史和自然生態(tài)環(huán)境條件。早在《都昌縣志》(同治版)里就介紹都昌有“清明水稻種植農事活動和十月朔日用稻米蒸米粑、涂牛角”等風俗活動。都昌獨特的地勢地貌、氣候和水文等情況也成就了都昌大米外在感官顆粒勻稱、粒粒清白、晶瑩剔透、光滑飽滿和很少有碎米、爆腰、腹白,且米熟后米味清香、軟滑爽口、微甜等特征。此次申報的“都昌大米”農產品地理標志保護范圍涵蓋全縣24個鄉(xiāng)鎮(zhèn)298個行政村,生產規(guī)模共2.9萬公頃,年產量19.6萬噸。
都昌大米產區(qū)以丘陵和濱湖平原為主,潴育型水稻土廣布,pH值4.5-5.5,有機質含量14.5%,水耕熟化程度好,為都昌水稻栽培提供了優(yōu)質的立地條件;年均降水量1763mm,集中在5-9月水稻生長期,有大西湖、新妙湖、團子口等大小河港39條,水源充足,水質優(yōu)良,滿足都昌大米灌溉需求;產區(qū)屬亞熱帶濕潤性季風氣候,雨熱同期,年無霜期250d,年均日照時數(shù)2076.3h,8-9月水稻抽穗至成熟期,溫度維持在23℃左右,光照充足,適宜的溫度和光照保證水稻光合作用旺盛,灌漿飽滿,稻谷內直鏈淀粉、蛋白質等干物質充分轉化,形成了都昌大米呈亮白飽滿、晶瑩剔透的特質。
都昌大米保護區(qū)域范圍為九江市都昌縣的都昌鎮(zhèn)、周溪鎮(zhèn)、中館鎮(zhèn)、三汊港鎮(zhèn)、大沙鎮(zhèn)、萬戶鎮(zhèn)、南峰鎮(zhèn)、土塘鎮(zhèn)、大港鎮(zhèn)、蔡嶺鎮(zhèn)、徐埠鎮(zhèn)、左里鎮(zhèn)、和合鄉(xiāng)、陽峰鄉(xiāng)、西源鄉(xiāng)、薌溪鄉(xiāng)、獅山鄉(xiāng)、鳴山鄉(xiāng)、春橋鄉(xiāng)、蘇山鄉(xiāng)、多寶鄉(xiāng)、汪墩鄉(xiāng)、北山鄉(xiāng)、大樹鄉(xiāng),共24個鄉(xiāng)鎮(zhèn)298個行政村;地理坐標為東經116°02′24″-116°36′23″,北緯28°50′07″-29°38′11″。
產品特點
都昌大米顆粒均勻,粒粒亮白,晶瑩剔透,粒長飽滿,堊白少;米飯清香,軟滑爽口。
獲獎榮譽
關于2022年第一批農產品地理標志,都昌大米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