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東泥螺的基本介紹
泥螺是一種名聲遠(yuǎn)播的如東小海鮮。如東泥螺主要為黃沙泥螺,口感較青沙泥螺更為鮮美。在如東人的家常早點里,泥螺就如同咸菜一樣普通,多以腌制的方式食用,做下粥的小菜。當(dāng)然,旺火速成的爆炒泥螺也是司空見慣的如東家常菜之一。
營養(yǎng)價值
泥螺含有豐富的蛋白質(zhì)、鈣、磷、鐵及多種維生素成份。泥螺營養(yǎng)豐富,又具一定醫(yī)藥作用。據(jù)《本草綱目拾遺》載:泥螺有補肝腎、潤肺、明目、生津之功能。民間還有以酒漬食,防治咽喉炎、肺結(jié)核的做法。
產(chǎn)品特點
泥螺殼薄而脆,成貝體長40mm左右,寬約12~15mm,在中國南北沿海均有分布。泥螺是潮間帶底棲動物,生活在中低潮區(qū)泥沙質(zhì)或泥質(zhì)的灘涂上,退潮后在灘涂表面爬行,在陰雨或天氣較冷時,潛于泥沙表層1~3cm處,不易被人發(fā)現(xiàn)。
歷史民俗
泥螺,古稱吐鐵。據(jù)明·萬歷“溫州府志”記載:“吐鐵一名泥螺,俗名泥螄,歲時銜以沙,沙黑似鐵至桃花時鐵始吐盡”當(dāng)今在溫州稱泥糍,系其生長在泥涂中。閩南稱“麥螺蛤”因其盛產(chǎn)于麥?zhǔn)旒竟?jié)。在江、浙、滬一帶稱黃泥螺因其貝殼為黃色和黃褐色。加工腌漬的鹵液亦呈黃色或淡黃色而得名。
如東泥螺的制作方法
爆炒
主料:泥螺一斤
配料:蔥、姜、蒜、辣椒末,醬油、糖、酒各少許
做法:1、活泥螺先用鹽水靜養(yǎng)一天,可滴入少許食用油,以促進排泥。(此步驟可跳過)
2、將吐好泥的泥螺用水洗凈,灑入鹽,拌勻,將泥螺肉中多余水份殺出后撈出控凈。
3、鍋中放底油,入蔥、姜蒜末炒出香味,放入泥螺,再加入辣椒末、適量醬油、糖、酒,大火炒一分鐘,八分熟即可盛出裝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