邛酒的基本介紹
邛崍,古稱臨邛,出自藏語“盛產美酒的地方”,巴蜀四大古城之一。邛酒,是四川省邛崍市所產濃香型白酒的總稱。
產品特點
色澤和外觀:無色或微黃,清澈透明,無懸浮物,無沉淀
香氣:具有幽雅的以己酸乙酯為主體的復合香氣 具有幽雅的以己酸乙酯為主體的復合香氣
口味:酒體醇厚飽滿,綿甜柔和,酒味全面,余味爽凈 酒體醇和豐滿,綿甜柔順,酒味全面,余味爽凈
歷史民俗
2300年前,邛崍筑城置縣后,釀酒業(yè)就十分興旺。漫長的歲月里,多少文人墨客與邛酒結下了不解之緣,為邛酒寫下了膾炙人口的詩章,生動地描繪了邛酒的醇香撲鼻,品質上乘,令人贊不絕口。西漢年間,反封建前驅的卓文君與司馬相如在邛崍琴音相通,當壚賣酒,演繹了一段千古佳話,經《史記》、《漢書》記載,更使邛酒蜚聲遐邇,名滿天下。
制作方法
生產工藝
原料→粉碎→配料→拌和→裝甑→蒸餾→量質取酒→分級貯存→勾兌調味→鑒評→產品。
生產關鍵控制點
1.原料配比:高粱36%、大米22%、糯米18%、小麥16%、玉米8%;輔料使用當年產新鮮的粳米谷殼。
2.大曲:邛酒生產使用中溫曲(制曲溫度45℃至55℃)、中高溫曲(制曲溫度55℃至60℃),且曲藥儲存期不得少于3個月。
3.發(fā)酵:采用泥池發(fā)酵,窖齡不低于10年。從酒醅入池封窖發(fā)酵到下一次開窖起糟取酒的時間,不得低于60天。冷季,糟醅入窖溫度控制在16℃至18℃;熱季,入窖溫度控制略低于地溫1℃至2℃。
4.蒸餾:緩火(汽)流酒,大火(汽)蒸糧。流酒溫度應控制在25℃至30℃,流酒速度控制在2.0至2.5㎏/分鐘;蓋盤至出甑時間要求大于或等于50分鐘,從上甑到下甑的時間控制在90分鐘左右。
5.摘酒:摘取酒頭0.5千克,邊嘗邊摘,量質摘酒,按質并壇,以“花酒”斷尾,大汽追尾。入庫酒的酒精含量在60%vol以上。
6.貯存:邛酒基酒在陶壇貯存時間不得少于2年。
7.禁止性要求:生產過程中不得添加食用酒精及非白酒發(fā)酵產生的呈香呈味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