楓亭糕的基本介紹
楓亭糕,產(chǎn)于仙游楓亭鎮(zhèn),以細磨糯米粉加白糖、花生仁、芝麻干蒸而成,呈正方形,食來香甜可口。早在清代康熙年間,民間逢年過節(jié)、婚慶送禮、饋贈親友、漁民出海、僧侶游方,均為以“楓亭糕”必備佳品,深受人們所喜愛。
產(chǎn)品特點
種糕點四四方方,潔白如玉,看一眼目悅心怡,嘗一口嘴香舌甜。
歷史民俗
楓亭糕,其工藝最初開成于宋朝年間,并逐步發(fā)展成熟,到清代時發(fā)展技藝十分成熟,在清代康熙年間,民間逢年過節(jié),婚慶送禮,饋贈親友漁民出海、僧侶游方,均為以楓亭糕必備的佳品,深受人們喜愛。從民國時期至現(xiàn)在,楓亭糕已成為當?shù)鼐哂歇毺氐母恻c,遠銷全國各地和東南亞地區(qū)。
制作方法
楓亭糕在早年制作,以純糯米 0.75斤,配上0.25斤大米炒熟,磨成粉末,白砂糖1斤,煮成糊狀,將糯米粉末與糖漿混合,用人工攪拌均勻,再用炒熟搗碎的花生仁、芝麻和花生油各0.1斤,另加柿餅片,冬瓜條、桂元肉,蜜棗和蔥頭油等作為夾心料,用方形糕舟裝盛,在糕盤底部和上面各撒上糯米粉末,中心配上夾心料,切成方塊,底部墊上一張薄紙,倒在竹篩上,以硬木質干柴慢火干蒸5分鐘,蒸熟后冷卻,蓋上商號,用紙包裝,每包一塊,或用食品塑料包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