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蒸面的基本介紹
蒸面是安康風味小吃一絕,它和“羊肉泡”已成為當地人早點之首選,也是外地游客頗具口碑的風味小吃。蒸面以面粉為主料,添加少許食鹽用水和成面漿,將面糊盛入表面涂擦食油的鐵制或鋁制圓蒸面鑼里,放入在大口鐵鍋水里蒸,數分鐘后,一圓型、清黃、柔軟的蒸面即成。再配之豆芽,澆上醬油、醋、蒜泥、芝麻醬、油潑辣子即可食用。
產品特點
如此炮制的醋汁,一是“有酸意,無酸味”酸度恰到好處,且滋味豐富、回味醇香、刺激食欲,絕不像其它地方的涼面用生醋調拌,入口會使人感到寡酸、刺激、倒牙口;二是各種香辛料經過熬制后,其有效成分已經充分融入湯汁,用來調拌蒸面時很容易均勻拌合發(fā)揮其應有的作用;三是這種熬制過的醋汁,不獨有調味的作用,因其加入的香料尚具有對人體有益的殺菌藥用功效,所以在開胃、增味的同時,對飲食衛(wèi)生安全很有好處。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縱觀安康蒸面的全部制作過程、用料及調拌,不論是主料、輔料還是調料,都要經過高溫蒸煮,絕不生入食品;用來調味的鹽、大蒜水、秘制醋汁,不僅具有良好的調味增味作用,還具有很好的消毒殺菌功效,也就是說制作安康蒸面從程序、工藝到主輔料選配均符合現代食品衛(wèi)生安全的基本要求,對于一種傳承久遠的傳統(tǒng)地方吃食來說,這是非常難能可貴的。
當然,關于油潑辣子的炮制也有其秘訣,無非就是在油潑之前混入香辛料,比如安康市面上有賣的純人工炮制“十三香辣椒粉”,經過高溫油沖炸之后自然香辣開胃。
歷史民俗
早在建國初期,安康的蒸面就以鼓樓街西面的“麻素福”、大北街的“劉銀娃”聞名。他們蒸的面軟硬適度,佐料講究,味道獨特。特別是“麻素?!弊杂心シ?,自提細籮白面,生意很紅火。在經歷幾十年變化后,安康又重新涌現出一批受人歡迎,味道可口的上等蒸面。如安康市東關的“馬家”、城關南馬道的“翁家四弟兄”、西關的“蘭家”、新城北門口“焦家”及培新街“譚記”等。
制作方法
1、大料熬水,醋加大料熬制備用,醬油加大料熬制,分別備用(所有大料都要精確到克,不然不好吃或者沒法吃)。
2、將適量鹽、雞精、味精等按照特定的比例混合在大料水、醋、醬油中調味(為什么每個師傅做出來的味道都不一樣,同樣的配方做出的味道卻截然不同?其中的秘訣盡在于此)。
3、芝麻醬放點香料用涼開水沖制備用(最好放在火上熬一下),豆芽淘好備用,放點綠色的蔬菜上色(最好備點芹菜);
4、將豆芽墊底,放蒸面(最好手工),然后放醋湯,放點芹菜,再放芝麻醬,最后放油潑辣子(讓顧客自己拌)。
一碗色香味俱全的安康蒸面就擺在你面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