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蓮板栗的基本介紹
板栗又名栗、板栗、栗子,是殼斗科栗屬的植物,原產于中國,分布于越南、臺灣以及中國大陸地區(qū),生長于海拔370-2800米的地區(qū),多見于山地,已由人工廣泛栽培。
五蓮發(fā)展板栗生產有著悠久歷史,境內土壤肥沃,光照充足,降雨豐富,各種自然條件都非常適宜板栗生長。
營養(yǎng)價值
栗子的維生素B1、B2含量豐富,維生素B2的含量至少是大米的4倍,每100克還含有24毫克維生素C,這是糧食所不能比擬的。人們恐怕很難想到,鮮板栗所含的維生素C比公認含維生素C豐富的西紅柿還要多,更是蘋果的十多倍!栗子所含的礦物質也很全面,有鉀、鎂、鐵、鋅、錳等,雖然達不到榛子、瓜子那么高的含量,但仍然比蘋果、梨等普通水果高得多,尤其是含鉀突出,比號稱富含鉀的蘋果還高4倍。
產品特點
板栗栗實、個大、飽滿、油足,耐貯藏,果肉多為金黃色,富糯性,甘甜味濃,外皮易剝離。
歷史民俗
五蓮縣盛產板栗,素有“栗鄉(xiāng)”之稱。板栗栽培歷史悠久,相傳在隋朝,這里的人們就把栗子加工成粉,做成栗坯(磚),壘在墻壁里,以備饑荒。在漫長的歲月中,人們培育出大明栗、小明栗、大毛栗、小毛栗、包袱栗等許多優(yōu)良品種。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又先后引進了紅光、金斗、紅皮油栗、燕豐等優(yōu)良品種。至上世紀八十年代末,五蓮縣板栗種植面積已達5.5萬畝,年總產量達112萬公斤,產量居全省第二位,系山東重點產區(qū)之一。板栗除供應國內市場外,還銷往日本等國家和地區(qū)。
因為栗子和“立子”、“利子”諧音,當?shù)剞r家常常在結婚喜慶之日,把成串的大棗和栗子,掛在門樓旁、洞房里、床頭上,表示早得子、早得利和吉祥如意。
五蓮板栗的品嘗吃法
板栗的吃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l)風干栗子:用網袋將板栗懸掛風干,每日吃15個生票子,吃時要細嚼慢咽。可治老年腎虧、腰腿酸軟。
(2)栗子粥:取栗子 10個和大米適量,共煮成粥,也可將栗子風干磨粉,粥成兌入,再加適量紅糖后食用??裳a腎氣、強筋骨、治腰腿無力。
(3)糖水板栗:取于板栗30個,加水煮熟,再放適量紅糖后食用,可治病人體虛、四肢酸軟、跌打損傷、瘀血腫痛。
(4)生食板栗:有止血的功效,可治吐血、衄血、便血等常見出血癥。將生板栗去殼,搗爛如泥,涂于患處可以治跌打損傷、淤血腫痛等,中醫(yī)臨床證明有一定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