鴛鴦玉的基本介紹
鴛鴦玉,是指產于甘肅武山縣鴛鴦鎮(zhèn)一帶的超基性巖石,化學成分是蛇紋石、碳酸鹽、滑石、磁鐵礦及鉻尖晶石等。礦物名稱叫蛇紋巖,屬年青碧玉的一種。鴛鴦玉的分布點主要有武山鴛鴦鎮(zhèn)邱家峽礦點和廟兒灣礦點,其中尤以邱家峽礦點的儲量豐富,赤露情況較好。甘肅天水武山鴛鴦玉已探明儲量3.24億?,為世界第二大礦。
產品特點
鴛鴦玉又名蛇紋石玉,因其結構細密,質地細膩堅韌,抗壓、抗折、抗風化性好,可琢性強,光澤晶瑩,而成為玉雕工藝品、高檔農具的配套鑲嵌和高級飾面之理想材料,其色澤呈翠綠、墨綠、橄欖綠、瑩光淡綠等多種,暗映天然紋理,恰似龍舞動,霓虹繚繞,十分典雅。
歷史民俗
鴛鴦玉的成因是頁巖在區(qū)域性地殼運動時,埋藏于地下深處,遭受強大的壓力和熱力,發(fā)生質變,變得更為堅硬,與鋼刀、玻璃硬度相似。同時發(fā)育了沿層面的長裂隙,間以垂直于層面的短而疏的縫隙,各縫壁間現(xiàn)由變質而來的尖晶石礦物,發(fā)出耀眼的光澤,再加上墨綠、碧綠、翠綠、黃陽綠等底色陪襯,紋樣奇妙,似蛇紋、若瀑布,又如漫天云霞,分外絢麗。且紋理致密、質地堅硬、細膩均一,有一定的透明度、塊度和抗壓強度。藝人們根據其材質加工成各種纖巧精致、晶瑩玉潤的玉器工藝品和復面細工板材。
制作方法
鴛鴦玉工藝品的制作可分為采石、選料、造型、繪畫、雕刻、定型、拋光等幾十道工序。其中采石和雕刻為諸工序中的關鍵。
鴛鴦玉的獲獎榮譽
鴛鴦玉制作的夜光杯酒具系列產品別具一格,色自天然,耐高溫、搞嚴寒、斟燙酒,不爆不炸,嚴冬不凍不裂,盛酒后酒色不變,酒味更濃,多年來享譽海內外!1982年國家領導人贈送給尼泊爾國王的“雙龍杯”就是武山鴛鴦玉制作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