洽川喜餛飩饃的基本介紹
“洽川喜餛飩饃”采用當地優(yōu)質小麥為原料,經農村家庭制粉,沿用民間傳統(tǒng)酵面發(fā)酵制作方式,不含任何添加劑,以純手工制作,其饃內包有油、鹽、芝麻、椒葉、茴香等,外形美觀獨特,且寓意深遠、內涵豐富、并具有喜慶富貴吉祥之意,民間稱之為“喜餛飩”或“調和饃”。因饃內自有油、鹽、調料、味香適口,當地有吃饃不須吃菜的習慣,便有民諺曰:“合陽一大怪,吃饃不就菜”之說。
營養(yǎng)價值
面粉富含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和鈣、鐵、磷、鉀、鎂等礦物質,有養(yǎng)心益腎、健脾厚腸、除熱止渴的功效。
歷史民俗
相傳,“洽川喜餛飩饃”是當年周文王迎娶洽川美女太姒時之遺風,距今已有數千年的歷史。“餛飩”在合陽方言中為渾全之意,表示事物圓滿、體、完善,是長期以來民間婚禮、祝壽、節(jié)慶、團聚及贈親饋友的必備禮品,素有“西府乾縣大鍋盔、東府合陽喜餛飩”的贊語,“洽川喜餛飩饃”因之被美食家譽為三秦饃文化之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