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仙人粄的基本介紹
仙人粄又名草粄,是著名的漢族小吃,是一種清涼飲料,還可以臨時充饑。它是用仙人草熬成的。仙人粄有降溫解暑之功,且無受冷患寒之弊。梅州客家人的仙人粄是以仙人草為主要原料制成的,仙人草又稱涼粉草,喜生于坡地、溝谷之中,怡味甘涼,有清熱解暑功效。
營養(yǎng)價值
仙人草在《中國醫(yī)學(xué)大詞典》中記載:“莖葉秀麗,香猶藿檀,夏日取汁,凝堅成冰”,有“澤顏、療饑”之功效。據(jù)專家研究,常吃仙人粄有止渴、解暑、生津功效,對高血壓、風(fēng)濕關(guān)節(jié)炎、中暑、感冒、糖尿病等都有一定的療效。既能解饑渴,又有清熱驅(qū)暑、助消化、降血脂、治糖尿病等多種功效。
產(chǎn)品特點
梅州仙人粄呈棕色或黑色的半流體;氣微香,味甜。
歷史民俗
農(nóng)歷入伏吃仙人粄是客家人的習(xí)俗,據(jù)說這天吃了“仙人粄”,整個盛夏都不會長痱子。
客家人的傳說古時候天空熊熊燃燒著十顆太陽,烤干了河水,烤裂了大地,莊稼和草木日漸枯焦。恃勇善射的后羿箭無虛發(fā),一下子射滅了九顆太陽。西天王母娘娘為表彰英雄后羿賜其不死之藥,不幸的是,其妻嫦娥偷吃了仙藥,奔入月中。留在人間的后羿仰天長嘆。備受煎熬的后羿命令部卒搜羅一千童男童女去仙人島采摘“仙人草”。為此,老百姓人人心驚肉跳,士卒離心離德。后羿心力交瘁,一蹶不振,抑郁而終。不久,后羿的墳頭上萌生出一種草,并很快繁殖到各地,這種草能降溫解暑、清心除火,百姓稱之為“仙人草”。原來,后羿生前備受心火的焚燒之苦,其靈魂在離形之后恍然大悟,洞察到生命必須仰仗一種將酷烈環(huán)境置之度外的清涼的養(yǎng)護,于是,他心中尋找仙人草的愿望便由虛幻變成現(xiàn)實,以自己的獻身平息世人對他的怨憤,以自己的靈悟渡化置身于生命火海的世人。
梅州仙人粄的制作方法
仙人粄制法頗講究手藝,做得好的,軟滑到要用手捧才拿得起,柔韌到要用刀(或竹片刀)來割碎,入口有嚼頭。(鮮草也可熬制,制成的仙人粄為草綠色。)制作仙人板方法簡便,先用干燥的仙人草放入鍋中熬煎,火候到一定程度時,將草漬撈起,再將仙人草湯過濾,然后倒入適量淀粉或者米粉和紅薯粉,并加熱不斷攪拌,待湯液變成糊狀后即倒入瓷缽內(nèi)冷卻,便成了仙人粄。經(jīng)過冷卻后的仙人板呈黑色凝膠狀,食用時可盛于碗中,用小刀搞碎,配以蜂蜜(或白糖)和香露即可。
品嘗吃法
在“仙人粄”中調(diào)入蜂蜜,再灑上點香蕉露,食之清甜爽口,沁人心脾。加冰叫仙草冰,加蜜叫仙草蜜,冬天冷呼呼吃一碗燒仙草,天大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