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州東姚小米的基本介紹
日前,林州東姚小米被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正式注冊為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林州東姚小米從此有了特殊“身份證”。據悉,這是本市目前唯一一個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本市沒有地理標志證明商標的歷史從此結束。
營養(yǎng)價值
小米的營養(yǎng)價值很高,含蛋白質9、脂肪及維生素,除食用外,還可釀酒、制飴糖。小米蛋白質含量比大米高。脂肪、碳水化合物含量都不低于稻、麥。還含有一般糧食中不含有的胡蘿卜素,維生素B1的含量位居所有糧食之首。
中國北方許多婦女在生育后,都有用小米加紅糖來調養(yǎng)身體的傳統(tǒng)。小米熬粥營養(yǎng)價值豐富,有“代參湯”之美稱。小米中的維生素B1可達大米的幾倍;小米中的無機鹽含量也高于大米。還含有豐富的脂肪,為大米7.8倍,且主要為不飽和脂肪酸。除了豐富的鐵質外,小米也有蛋白質,復合維他命B、鈣質、鉀、纖維等等。小米中蛋白質的質量常優(yōu)于小麥、稻米和玉米,但是必需氨基酸中的賴氨酸含量低。
產品特點
小米亦稱粟米,古代叫禾,是谷子去殼后的產物,因其粒小,直徑約1.5毫米左右,因此得名。
小米又稱粟米,古稱粟,又叫粱,是中國古代的 “五谷”之一,也是北方人喜愛的主要糧食之一。小米分為粳性小米、糯性小米和混合小米。
歷史民俗
小米 原產中國,約有8千多年的栽培歷史。最為有名和最好的小米應屬陜北一帶、山西定襄縣、沁縣(今山西省長治市沁縣次村鄉(xiāng)檀山村)和陽曲縣所產小米。
小米是由野生的“狗尾草”選育馴化而來的。今天世界各地栽培的小米,都是由中國傳去的。全世界小米栽培面積約10多億畝,中國最多,總產量最高,多分布在黃河中下游地區(qū)、東北、內蒙古等地。
小米是一年生草本植物 ,屬禾本科。它性喜溫暖,適應性強。農諺“只有青山干死竹,未見地里旱死粟”,說明小米的抗旱能力超群。它既耐干旱、貧瘠,又不怕酸堿,所以在中國南北干旱地區(qū)、貧瘠山區(qū)都有種植。按成熟遲早可分早、中、晚三熟;以籽粒粘性可分糯粟和粳粟。
小米又名粟,古代叫禾,是一年生草本植物 ,屬禾本科,中國北方通稱谷子,去殼后叫小米,它性喜溫暖,適應性強。起源于中國黃河流域,在中國已有悠久的栽培歷史,現主分布于中國華北、西北和東北各地區(qū)。
林州東姚小米的制作方法
二米粥
原料:小米15克,大米50~100克。
制法:小米、大米同煮粥。
用法:空腹食用。
功效:補血養(yǎng)心。適宜于脾胃虛弱、身體消瘦者食用。
鑒別真假
1、染色小米的表象。在農貿市場上,曾發(fā)現一些經過染色的小米在出售。所謂染色,是指小米發(fā)生霉變,失去食用價值,投機商將其漂洗之后,再用黃色素進行染色,使其色澤艷黃,蒙騙購買者。人們吃了這種染色后的黃色米,會傷害身體。
2、染色小米的感官鑒別法:色澤:新鮮小米,色澤均勻,呈金黃色,富有光澤;染色后的小米,色澤深黃,缺乏光澤,看去粒粒色澤一樣。氣味:新鮮小米,有一股小米的正常氣味;染色后的小米,聞之有染色素的氣味,如姜黃素就有姜黃氣味。水洗:新鮮小米,用溫水清洗時,水色不黃;染色后的小米,用溫水清洗時,水色顯黃。
3、染色小米的化學鑒別法:取樣品25克置于乳缽中,加入25毫升的無水乙醇,研磨,取其懸濁液25毫升,置于比色管中,然后加入10%的氫氧化鈉2毫升,振蕩均勻,靜置片刻,觀察顏色變化,如果是桔紅色,說明小米是用姜黃素染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