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餃子的基本介紹
天津人愛吃餃子,會吃餃子,尤其講究餃子的餡兒。有葷的、素的,還有葷素搭配的,多種多樣,風味各異。天津人喜歡吃餃子,自然給天津經營餃子的餐館帶來生機。解放前有不少的餐館單獨以經營水餃為主營業(yè)務。如早年在官銀號的玉順樓、東門臉的中立園、南市的文華齋、鳥市的白記餃子館,西南角的楊巴水餃……
營養(yǎng)價值
餃子最大的優(yōu)點是總體營養(yǎng)成分配伍合理,人們每天所需要的蛋白質、脂肪、糖類等各種營養(yǎng)成分不僅齊全,而且符合金字塔結構給出的比例:面粉做的餃子皮———谷物類食品,青菜———含量一般都比較豐富,優(yōu)質蛋白———餃子中的豬肉或雞肉、羊肉等,而且分量適中,因為人們很少吃全肉餡餃子,人們調餃子餡時一般還會放點油特別是植物油———補充了植物類脂肪。
歷史民俗
民諺云:“大寒小寒,吃餃子過年?!鞭r歷每年的臘月三十日,是人們辭舊迎新的時候。這一天,人們從早到晚,要準備許多美味食品,舉行各種有意義的活動。人們稱這一天叫做“過年”。過大年,是中華民族一年一度最為隆重的節(jié)日。為了過好年,舊時農家一進臘月的門坎,就開始忙年。尤其是從臘月二十三,俗稱過“小年”起,人們就進入了過年的倒計時,日夜忙個不停。
制作方法
葷餡,即單一肉餡,飲食行業(yè)術語稱“常行餡”。以豬肉餡為例,介紹一下調制“常行餡”的方法,用適量的雞湯或豬骨頭湯調拌豬肉末,或用泡姜末的水調拌。上肉餡先放點油攪拌上勁,再像澥麻醬那樣,將需要加進的水,分幾次調進豬肉餡里,邊攪拌邊放醬油、鹽、味精,使其既松軟有勁,又不紕不澥,最后放蔥末和香油攪拌均勻即成“常行肉餡”。牛、羊肉要用花椒水攪拌。以達去膻增鮮之目的。葷餡里還有三鮮餡、海鮮餡、魚餡等等。素餡,又分為齋素(即佛教不含大五葷,全是植物原料)也口小青素和基本素餡兩大類,基本素餡,同齋素所不同的就是可以放皮米、放雞蛋,調料可以放蔥蒜,其他植物原料可多可少,隨自己喜好調配。葷素搭配的餡,一般都以“常行餡”為主,配什么樣的菜,就叫什么品名的餃于,如:豬肉韭菜餃、豬肉白菜餃、西葫羊肉餃子、胡蘿卜牛肉餃等,還有茴香、小白菜、豆角、茄子、芹菜、汗蘿卜、卷心菜等各種蔬菜以及菌菇、野菜、干菜都可以同葷餡配伍成餡兒,包制成餃子。而蔬菜的粗加工,其方法也不完全一樣,有的可以直接生切、生剁后,成菜餡坯;有的如豆角、芹菜、胡蘿卜等則需要先用開水煮至半熟后,撈出過涼水,再切碎成拌餡的料坯,另外,蔬菜不宜剁的太碎爛,水分也不宜擠得太干。過碎,過干都會造成餡的口味發(fā)紕,口感發(fā)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