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州鍋盔的基本介紹
乾州鍋盔是陜西省獨特的漢族傳統(tǒng)小吃之一,其外觀呈圓形,饃邊壓成帶輻射狀的一高一低的波紋,火色均勻,看上去宛如一個大菊花圖案。色澤淺黃,皮薄中厚,表面鼓起,饃瓤酥脆,層次分明,香醇濃郁。
產(chǎn)品特點
其顯著特點是:邊薄心厚,表面鼓起,饃瓤干酥,色形美觀。用手掰開,層層分明;用刀切開,狀如板油。聞著香,吃起酥,回味無窮,耐饑,耐貯,攜帶方便。
歷史民俗
相傳,當年修筑乾陵(即唐高宗與武則天的合葬墓)時,動員了眾多的工匠、民夫、士兵,吃飯問題供應(yīng)不上,有的士兵就用面粉制成餅坯,放在頭盔里在火上烤熟而食,這種餅不但味道香酥,而且還便于貯存,被當?shù)孛耖g運用。因為餅是以頭盔代鍋而制,故名鍋盔。
制作方法
乾州鍋盔的制作材料:乾州鍋盔以當?shù)匦←溍娣蹫橹饕?,并配以調(diào)料、芝麻、食油。品種有油鍋盔、調(diào)料鍋盔和普通鍋盔三種。其制作工藝主要分為和面、制胚、烘烤三道工序。
面粉加入酵面、食用堿、清水,和成較硬的面團,放在案板上用木杠邊壓邊折,并逐漸撒上面粉,反復(fù)排壓,直至面光滑。再將面團摘成劑用木杠逐塊轉(zhuǎn)壓,制成直徑約24厘米、厚約2厘米的圓形餅坯,放入鐵鏊中烙制,烙時常翻轉(zhuǎn),烙至淺黃色均勻、面皮微鼓時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