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陽山藥的基本介紹
襄城臥龍鎮(zhèn)新建村緊靠漢江南岸,地勢平坦,土質疏松,排水良好,屬典型沙質土壤,非常適合山藥種植。歷史上,當地群眾就有種植山藥的習俗。這里所產山藥為漢江山藥品系,皮薄肉白,脆嫩可口,主要用作菜肴,兼有進補藥用價值,餐可當菜,補可強身健體,營養(yǎng)價值非常豐富,在當地號稱“大人參”,市場前景非常廣闊。
營養(yǎng)價值
1.山藥所含的熱量和碳水化合物只有同一質量紅薯的一半左右,不含脂肪,蛋白質含量較紅薯高。
2.山藥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其中的一部分可以轉化為淀粉的分解產物糊精,糊精可以幫助消化,所以山藥是可以生吃的芋類食品。
3.山藥含有多種微量元素,其中鉀的含量較高,所含維生素的種類和數量較少,幾乎不含胡蘿卜素。
4.山藥的葉是胡蘿卜素的極好來源,也是鈣、鐵、維生素C的良好來源。
歷史民俗
山藥原統(tǒng)稱薯蕷,又名山藥、玉延等。《山海經》中即有薯蕷的記載,沿用至唐朝,唐代宗取名李豫,“蕷”字與“豫”同音,犯帝諱之嫌,便改名為薯藥。到了宋朝,又出了個皇帝趙曙,這樣,“薯”與“曙”同音,又得改名,因該藥又叫山藥,所以就有了山藥這個名字。
制作方法
山藥炒肉
主料:山藥,肉,木耳,辣椒
調料:植物油,鹽,雞精,料酒
做法
1.干木耳熱水泡好
2.肉切成肉片備用,辣椒切片
3.山藥切片,放鍋里用熱水過一遍,這樣就不會很黏
4.鍋里放油燒熱,把肉片放進去翻炒變色放點料酒
5.放入辣椒木耳翻炒,放鹽
6.放入山藥,因為水過,熟的很好炒
7,放點水和雞精,起鍋裝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