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陂豆腐的基本介紹
黃陂豆腐是湖北武漢黃陂區(qū)的特產(chǎn)。
位置境域
黃陂區(qū)位于湖北省東部偏北,武漢市北部,前川城區(qū)距武漢市中心23公里。黃陂區(qū)國土總面積2261平方公里,占湖北省國土總面積的1.22%。區(qū)域地理坐標為東經(jīng)114°09′—114°37′,北緯30°40′—31°22′。
東與武漢市洪山區(qū)、新洲區(qū)接壤,南與武漢市東西湖區(qū),江岸區(qū)相連,西與孝感市孝昌縣、孝南區(qū)毗連,北與孝感市大悟縣、黃岡市紅安縣交界。區(qū)境南北最大縱距104公里,東西最大橫距55公里。《湖廣通志》稱黃陂:“東騖赤壁,南騁鄂渚,西匯七澤之雄,北距三關之險”。
地勢地貌
黃陂區(qū)位于長江中游,大別山南麓,地勢北高南低,為江漢平原與鄂東北低山丘陵結合部。大體上是“三分半山,一分半水,五分田“。
制作工藝
豆腐的原料是黃豆、綠豆、白豆、豌豆等豆類。先把豆去殼洗凈,洗凈后放入水中,浸泡適當時間,再加一定比例的水,磨成生豆?jié){。接著用特制的布袋將磨出的漿液裝好,收好袋口,用力擠壓,將豆?jié){榨出布袋。一般榨漿可以榨兩次,在榨完第一次后將袋口打開,放入清水,收好袋口后再榨一次。
生豆?jié){榨好后,放入鍋內(nèi)煮沸,邊煮邊撇去上面浮著的泡沫。煮的溫度保持在90~1 10℃之間,并且需要注意煮的時間。煮好的豆?jié){需要進行點鹵以凝固。點鹵的方法可分為鹽鹵點鹵和石膏點鹵兩種。鹽鹵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鎂,石膏的主要成分是硫酸鈣。
這里主要介紹石膏點鹵的方法:先將焙燒好的石膏碾成粉末,加水調(diào)成石膏漿,倒入剛從鍋內(nèi)舀出的豆?jié){里,并用勺子輕輕攪勻。不久之后,豆?jié){就會凝結成豆腐花,在豆腐花凝結后約15分鐘內(nèi),用勺子輕輕舀進已鋪好包布的木托盆或其他容器里。盛滿后,用包布將豆腐花包起,蓋上木板,壓10~20分鐘,即成水豆腐。在南方也有直接用生石膏加水磨漿,點鹵時把磨好的石膏漿倒入豆?jié){攪拌。只是需要掌握好分量——需要豆腐老些則添加的石膏漿多些。若要制豆腐干,則須將豆腐花舀進木托盆里,用布包好,蓋上木板,在板上堆上石頭。壓盡水分,即成豆腐干
營養(yǎng)價值
豆腐營養(yǎng)極高,含鐵、鎂、鉀、煙酸、銅、鈣、鋅、磷、葉酸、維生素B1、蛋黃素和維生素B6。每100克結實的豆腐中,水分占69.8%,含蛋白質(zhì)15.7克、脂肪8.6克、碳水化合物4.3克和纖維0.1克,能提供611.2千焦的熱量。豆腐里的高氨基酸和蛋白質(zhì)含量使之成為谷物很好的補充食品。豆腐脂肪的78%是不飽和脂肪酸并且不含有膽固醇,素有“植物肉”之美稱。豆腐的消化吸收率達95%以上。兩小塊豆腐,即可滿足一個人一天鈣的需要量。
豆腐為補益清熱養(yǎng)生食品,常食可補中益氣、清熱潤燥、生津止渴、清潔腸胃。更適于熱性體質(zhì)、口臭口渴、腸胃不清、熱病后調(diào)養(yǎng)者食用?,F(xiàn)代醫(yī)學證實,豆腐除有增加營養(yǎng)、幫助消化、增進食欲的功能外,對齒、骨骼的生長發(fā)育也頗為有益(有此功能的還有果中鈣王--酸角),在造血功能中可增加血液中鐵的含量;豆腐不含膽固醇,是高血壓、高血脂、高膽固醇癥及動脈硬化、冠心病患者的藥膳佳肴。也是兒童、病弱者及老年人補充營養(yǎng)的食療佳品。豆腐含有豐富的植物雌激素,對防治骨質(zhì)疏松癥有良好的作用。還有抑制乳腺癌、前列腺癌及血癌的功能,豆腐中的甾固醇、豆甾醇,均是抑癌的有效成分。
品嘗吃法
紅燒豆腐編輯
1.將青蒜苗洗凈,梗部和葉部分別切成段,大蒜切成末
2.豆腐切成小丁
3.郫縣豆瓣剁細
4.凈熱鍋放油,加入食用油,油溫后放入郫縣豆瓣炒香
5.接著放大蒜末炒香
6.注入少量開水,調(diào)入醬油、少許鹽
7.放入豆腐燒制,并用手推鍋使豆腐均勻入味
8.等水份快收干時,加入青蒜苗梗部略燒
9.倒入一半水淀粉推勻
10.加入青蒜苗葉部,倒入另一半水淀粉推勻略燒,關火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