均安蒸豬的基本介紹
均安蒸豬是廣東省傳統(tǒng)的漢族名菜,屬于粵菜系。
均安蒸豬的食材是一頭重約50公斤重的整豬,光腌制就要花上6個小時,造價相對昂貴,只有在均安當?shù)丶t白喜事宴席上,才有機會吃到這道名菜。
產(chǎn)品特點
均安蒸豬吃起來肥而不膩,干爽清香。由于整豬蒸制過程中用鋼針扎過,油脂通過圓孔滴入鍋內,豬肉吃起來肥而不膩;特制的蒸柜可將多余的水蒸氣吸收,因此豬肉干爽清雅。
歷史民俗
探花李文田傳蒸豬
據(jù)史料記載,清咸豐探花李文田是均安上村人,入仕后歷任翰林學士、國史館纂修、內閣學士、禮部兼工部右侍郎,入值南書房,熟悉清宮各種典章禮制。李文田曾因奉母而回均安居住多年,歸鄉(xiāng)后,直到他母親去世,李文田才出任官職。在滿族人的傳統(tǒng)里,有善畜豬喜食其肉的習俗。人死后殺豬從葬,用上好無缺的肥豬做祭祀的犧牲,這種豬肉稱之為‘福肉’,取吉祥納福之意。這種“福肉”,實際就是用清水煮的白肉,不加任何調料,成品塊大色白。相傳當時的李文田告老返鄉(xiāng)后,正式把滿族人用豬肉祭祀的做法帶回家鄉(xiāng),遂開始流傳均安蒸豬的做法。
制作方法
均安蒸豬選用的是50公斤重的豬,將豬宰殺洗凈后,去盡毛發(fā),拆除豬骨。先用曲酒涂抹全身以去除豬本身氣味,再用五香粉、沙姜粉、羅漢果、精鹽腌制6小時。蒸豬需要猛火,將整頭豬放進特制的蒸柜,不停加柴添火,待蒸柜內噴出白煙,將蒸籠提起,再用鋼針不停扎入豬肉內,讓豬皮下的豬油能夠流出來,把豬肉扎遍后,再用冰水淋遍蒸豬,回爐上再蒸15至20分鐘。出鍋時,再趁著熱將肉切成塊狀,撒上芝麻、香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