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東土臘肉的基本介紹
土臘肉是土家人的一種特色肉類食品。土家人家家都興喂年豬,主要是圖過年時有肉吃,過年吃不完的,土家人便把它制作成臘肉。臘肉,全國比比皆是,惟有巴東的土臘肉獨具特色。
說起臘肉,就得談豬。豬在巴東縣被稱為“財喜”,豬是農(nóng)村家庭的主要收入之一,年豬的大小更是評價家庭主婦是否能干的標志——第二年全家人的吃油、吃肉都靠它了。
營養(yǎng)價值
1.臘肉中磷、鉀、鈉的含量豐富,還含有脂肪、蛋白質(zhì)、碳水化合物等元素
2.臘肉選用新鮮的帶皮五花肉,分割成塊,腌漬,再經(jīng)風干或熏制而成, 具有開胃祛寒、消食等功效。
產(chǎn)品特點
巴東土家臘肉色澤焦黃、肉質(zhì)外硬內(nèi)軟、熏香濃郁、風味獨特。保存好的臘肉可存放幾年不變味不生蟲,不變味,切成的片,顏色細泣分明,尤以瘦肉最為好看,深淺紅色相間。
制作方法
巴東縣每年到了冬臘月,都有殺豬過年的習慣。如果誰家的年豬不大,就會開玩笑地說:“今年我家只殺了一只貓過年?!痹谵r(nóng)村一般的家庭都可以殺一兩頭豬,為了便于常年保存,將年豬宰殺后,先用鹽將肉腌一星期左右時間。再置入粗木樁搭成的架子上,下面用桔皮、香蒿、柏樹枝等香味物點燃煙熏至臘黃,桔皮、香蒿等香味一同熏入肉中。這煙熏的時間隨冬天的長短而定,一般熏到第二年春暖花開,不需要烤火了臘肉也就算是熏好了。
巴東土臘肉的品嘗吃法
吃肉前將肉皮火燒,洗凈后如果肉皮發(fā)黃,說明火功到位。未燒好的肉皮,洗凈后發(fā)黑。然后水煮,煮熟后,奇香無比,切成的片,顏色分明,尤以瘦肉最為好看,深淺紅色相間,伴大蒜、辣椒炒有一絲淡淡的煙熏味,吃之回味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