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岳仙茶的基本介紹
“中岳仙茶”(晚茶)采之嵩山山脈野生酸棗樹,其葉和芽充分吸收嵩山日月光華,營養(yǎng)豐富;同時由于酸棗樹完全為野生狀態(tài)。
營養(yǎng)價值
鎮(zhèn)定、養(yǎng)心安神,治失眠作用。
鎮(zhèn)痛抗驚厥,降溫作用。
可使心腦血管收縮性增強,并可使血壓持續(xù)下降。
補充維生素,提高免疫力。
可使燒傷引起的皮膚損害有加快恢復的作用。
降低血液中脂肪密度——降脂作用
補肝膽,益肝氣,除虛煩,安心神,治心悸,怔忡,不眠多夢,神魂不安等。
產(chǎn)品特點
它不僅具有野酸棗之豐富營養(yǎng),更具備了安神利眠的功效,堪稱茶中新貴。
口感:“中岳仙茶”入口綿滑,初感澀澀,數(shù)秒后甜潤之感能由舌根萌發(fā),回味無窮,淺飲滴酌三回,便能癮性漸生,真為人間仙品;其湯色黃綠明亮、麥香醇厚、葉底碧綠勻齊,兼具有安神、助睡眠、降血壓等作用,可謂無上妙茶。
歷史民俗
《列仙傳》中記載的神話故事說,(前551年)周靈王太子晉喜歡吹笙,聲音酷似鳳凰鳴唱,游歷于伊、洛之間,仙人浮丘生將他帶往嵩山修煉。三十余年之后,太子晉乘坐白鶴出現(xiàn)在緱氏山之顛,可望而不可及,太子晉揮手與世人作別,升天而去,只留下劍緱掛在酸棗樹上。
武周圣歷二年(699),武則天于東都洛陽赴登封封禪,留宿嵩山腳下升仙太子廟,當?shù)匕傩斋I酸棗葉茶,武則天飲后嘖嘖稱奇,感興而為周太子晉撰碑文,并親為書丹,存碑額“升仙太子之碑”六字。
據(jù)宋代錢易《南部新書》所載:“唐大中三年(849年),東都(洛陽)一僧,年一百二十歲。宜皇問,服何藥而致此。僧對曰,臣少也賤,素不知藥。性本好茶(酸棗葉茶),至處唯茶是求?;虺觯嗳者M百余碗。如常日,亦不下四五十碗?!?/p>
中岳仙茶的品嘗吃法
品飲方法:
溫水洗杯,取5-6克茶葉,沖泡時先少量熱水
進行浸潤泡,稍后再注滿水。注水采用高沖
使茶葉上下浮動為佳。
用量:茶葉與水的比例約1:50。
水溫:煮水初沸,水溫在80℃-90℃為宜。
水質:山泉水為佳。
茶具:透明玻璃杯或白瓷茶具為宜。
儲存方法:干燥、冷藏、無氧,避光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