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縣羊肚菌的基本介紹
羊肚菌具有極高的營養(yǎng)價值和保健功能,其生長適應(yīng)性差,對溫度、濕度、光照等要求苛刻,人工種植難度大,市場上多以野生羊肚菌為主,但由于其生長在高山密林中,一年只生長一次。由于產(chǎn)量低采集困難,市場需求較為旺盛。村民張軍試驗種植的羊肚菌,按預(yù)計期限破土出菇,這標志著文縣人工栽培羊肚菌喜獲成功。
營養(yǎng)價值
羊肚菌是子囊菌中最著名的美味食菌,其菌蓋部分含有異亮氨酸、亮氨酸、賴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蘇氨酸和纈氨酸7種人體必需的氨基酸,甘寒無毒,有益腸胃、化痰理氣藥效。羊肚菌的營養(yǎng)相當豐富,據(jù)測定,羊肚菌含粗蛋白20%、粗脂肪26%、碳水化合物38.1%,還含有多種氨基酸,特別是谷氨酸含量高達1.76 %。因此,有人認為是“十分好的蛋白質(zhì)來源”,并有“素中之葷”的美稱。人體中的蛋白質(zhì)是由20種氨基酸搭配而組成的,而羊肚菌就含有18種,其中8種氨基酸是人體不能制造的,但在人體營養(yǎng)上顯得格外重要,所以被稱之為“必需氨基酸”。
產(chǎn)品特點
野生羊肚菌,子實體較小或中等,6-14.5cm,菌蓋不規(guī)則圓形,長圓形,長4-6cm,寬4-6cm。表面形成許多凹坑,似羊肚狀,淡黃褐色,柄白色,長5-7cm,寬粗2-2.5cm,有淺縱溝,基部稍膨大。
制作方法
紅燒羊肚菌
主要材料:羊肚菌200克,火腿肉50克,青椒1個。
調(diào)味料:豆瓣醬10克,醬油10克,味精3克,高湯適量,生粉10克,麻油5克,花生油25克
1、將羊肚菌泡洗干凈;火腿、青椒切成菱形片備用;
2、凈鍋放在旺火,倒入花生油燒熱、放入豆瓣醬炒香,加入高湯、火腿、青椒、羊肚菌、醬油燒3分鐘左右,加入味精調(diào)味,用生粉兌水勾芡,淋入麻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