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坪黨參的基本介紹
從清代起,全縣各地均有種植,以上沙窩“天華山黨參”質(zhì)量最優(yōu),其特點為獨根、皮松肉緊、斷面呈黃色、菊花紋,皮呈螺旋狀。清代至民國時,環(huán)繞天華山的大混人坪、小混人坪、火燒坪、牛角灣、梳子廠、興隆灣、天板梁、蓼葉坪等處為黨參種植基地。建國前,教場壩藥農(nóng)李啟衡在天華山種植、加工黨參,遠(yuǎn)銷西安、上海、鄭州、廣州等地,年銷5000至6000公斤。
建國后,1951年11月,佛坪縣貿(mào)易公司陳家壩黨參加工廠建立、收購、加工、銷售黨參。此后,黨參發(fā)展緩慢。1962年,縣藥材公司收購黨參僅20公斤。
1963年,縣人民委員會從貧困隊補助款中撥出5000元,支持各生產(chǎn)大隊購買黨參種籽種植。該年,大古坪、彭家溝等生產(chǎn)大隊種植黨參240多畝。上沙窩生產(chǎn)大隊在天華山種黨參57畝,3年見效,但因管理不善,逐年衰退??h藥材公司1978年收購黨參835公斤;1980年收購14公斤;1983年收購127公斤。
營養(yǎng)價值
以根入藥,根含皂甙、菊糖及微量生物鹼,其味甘苦,性溫,有微毒。具有益氣補虛、補脾、溫中、安神、定喘功能。主治癆傷體弱,四肢無力,虛寒泄瀉,心神不寧、心悸氣短,咳嗽痰喘、口干、脫肛、子宮脫出等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