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氏糖干爐的基本介紹
糖干爐起源于宋代,興盛清代。糖干爐又名為閃塌嘴,是懷仁最為出名的小吃也是懷仁人送禮必備的禮品,懷仁糖干爐品種繁多,但宋氏家族制作是最為出名的,宋氏糖干爐工藝精湛,經(jīng)宋氏傳人不斷研究創(chuàng)新,制作出不同的風味。
營養(yǎng)價值
面粉富含蛋白質(zhì)、碳水化合物、維生素和鈣、鐵、磷、鉀、鎂等礦物質(zhì),有養(yǎng)心益腎、健脾厚腸、除熱止渴的功效。糖干爐富含脂肪酸,亞油酸等營養(yǎng),不宜一次食用過多。
產(chǎn)品特點
“糖干爐”最初是一個面點師為官家傳遞情報而特制的一種郵寄載體。后因其質(zhì)品純正,風味獨特,干脆香酥,成了風靡一時的漢族特色小吃。
宋氏糖干爐的三個特點:帶糖、干脆酥、內(nèi)空,舊時親友之間相互饋贈,哄小孩,敬老人,供神靈皆用此物。
歷史民俗
清德宗光緒二十六年,八國聯(lián)軍由天津攻入北京,農(nóng)歷七月二十一日,慈禧太后挾持光緒皇帝與王公大臣等人逃出京城后,向西逃奔。八月初三,慈禧一行人馬來到大同府,八月初五,慈禧一行自大同出發(fā),往南而行,總兵馬玉昆率人護送到懷仁,駐蹕龐家大院。地方官員特將當?shù)爻莾?nèi)四牌樓一家面點鋪生產(chǎn)的“糖干爐”呈上。進膳時,慈禧見盤中一燒餅黃澄澄,圓墩墩,于是便拿起咬了一口,身旁的李蓮英見太后面有訝色,忙道:“老佛爺有何不妥?”慈禧笑道:“此物原有明堂,外實內(nèi)空,險些閃掉我的牙?!惫省疤歉蔂t”又俗稱“閃塌嘴”。
新中國成立后,一九五八年,懷仁各商號“糖干爐”面點名師、高手云集懷仁縣副食品加工廠。他們及其三代傳人堅持繼承傳統(tǒng)工藝、開拓創(chuàng)新的發(fā)展思路,采用手工搗制的精湛技術(shù),研發(fā)出甜、咸、果、蛋等系列套裝品種,全新上市。據(jù)田雄老人回憶說,周恩來總理陪同一位訪華的美國總統(tǒng)經(jīng)過懷仁時,就吃過他親手搗制的“糖干爐”。
宋氏糖干爐的制作方法
用1斤油 和2斤面,加鹽或白糖做成油酥面,然后用白面按8:1的比例,加上發(fā)面,加水和成皮面,然后再用皮面包油酥面,包好后揪成小劑,揉成小桃形,粘上麻仁按扁,形狀或圓或方均可,入爐烤熟。放鹽的就是咸酥燒餅,放糖的就是甜酥燒餅,它們共同的特點是利口,咸酥或甜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