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盟佤山紫芽茶的基本介紹
陸羽《茶經》,說茶色紫者為上,倒不一定是指紫茶,因為陸羽一生都未到過云南。但紫茶系列,卻是云南普洱茶獨特珍品。
紫茶系列,于普洱茶產區(qū)各處均有零星分布,并且名稱各異:紫芽、紫金、紫娟等不一,但其實都是一個變種系列,老百姓稱為大黑茶,因成茶餅面烏黑金潤,又成為油茶。果膠質等內涵物豐富,故因揉茶時滿手凝油——須知,普洱茶油潤為上!揉茶時,古樹茶就比臺地茶油多。各地的紫茶系列品質最上乘的當屬西盟佤山黑紫娟。
營養(yǎng)價值
經權威部門檢驗,它所含的氨基酸、黃酮類物質、花青素、茶多酚、咖啡堿等對人體有益的化學成分比一般云南其他地方的大葉種茶高出許多。
產品特點
阿佤山西北部連著緬甸佤邦,平均海拔2600米,終年云霧繚繞,氣候寒冷,晝夜溫差15℃上下,是中緬邊界線上原始生態(tài)環(huán)境保存最好的地方。黑紫娟就出紫這里。春季的紫茶芽葉紅潤新亮,制出的茶成品色澤黝黑油潤,隱隱泛著紫光,比較奇特的是它的一個品飲特點:明明是熱熱的茶湯,喝下去卻感覺是清涼。炎炎夏日里,一飲清涼界!
歷史民俗
西盟佤山紫茶通常情況下是芽頭到三葉都是是墨綠色,不顯毫。紫芽茶主要分布在西盟和臨滄的高海拔地區(qū),而臨滄也恰好是大理種野生甜茶最集中的地方。紫芽茶制成的干毛茶湯色金黃,質厚重、口感飽滿、回韻長,口感介于栽培野生茶與老園子茶之間,可直接制普洱茶飲用。西盟佤山紫芽茶樹生長于海拔2000米以上原始森林中,制成的成品茶商品名稱叫西盟山黑紫娟,因產量少,價格相對較高。
紫芽茶的本質是云南各民族歷代馴化栽培選育野生大理種茶樹的結果,經過長期的人工馴化和選育逐漸剔除了野生大理種茶的非良性基因,讓其逐漸朝好的方向變異,并形成了現今像西盟紫茶這樣獨特的優(yōu)秀的穩(wěn)定的品質。
“紫茶”或“紫芽”這個稱呼,是茶區(qū)中約定俗成的一種叫法,并沒有科學的劃分或依據。通常紫茶只是在制成干毛茶時才成墨紫色,茶樹上生長的鮮葉只是墨綠色不顯毫,其他特征和一般的古樹茶無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