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和紅薯干的基本介紹
平和鄉(xiāng)是一個擁有獨特氣候、良好土質(zhì)、豐富礦產(chǎn)、樸實民風的農(nóng)業(yè)鄉(xiāng)、貧困鄉(xiāng)。由于獨特的氣候和良好的土質(zhì)條件,平和出產(chǎn)的平和紅薯干是無污染、純天然。采用平和高山紅薯(產(chǎn)于海拔900米的高山上)作原料,傳統(tǒng)手工藝制作而成。
營養(yǎng)價值
紅薯塊根中含有60%-80%的水分,10%-30%的淀粉,5%左右的糖分及少量蛋白質(zhì)、油脂、纖維素、半纖維素、果膠、灰分等,若以2.5Kg鮮紅薯折成0.5Kg糧食計算,其營養(yǎng)成分除脂肪外,蛋白質(zhì)、碳水化合物等含量都比大米、面粉高,且紅薯中蛋白質(zhì)組成比較合理,必需氨基酸含量高,特別是糧谷類食品中比較缺乏的賴氨酸在紅薯中含量較高。此外紅薯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胡蘿卜素、維生素A、B、C、E),其淀粉也很容易被人體吸收。
產(chǎn)品特點
番薯干保留著自然的色澤和品質(zhì),顏色黃中透紅,民間傳統(tǒng)制作有的為黑色。味道清香甜美,質(zhì)地松軟耐嚼。
制作方法
選薯
選擇表皮光滑細嫩、無蟲孔、無破爛、無異味,大小以100~150克的鮮薯為宜。
清洗
選好的紅薯要用水將表面泥土清洗干凈。清洗時,以沖洗為宜,切忌放在竹編的器具中用力揉搓,這樣會損傷表面細皮,不利于蒸煮后剝皮。
蒸煮
將清洗干凈的紅薯分大小分批放到蒸籠里蒸煮。蒸煮時,火要旺。蒸煮時間長短的確定以紅薯剛過心為宜,因為剛過心的紅薯才便于加工,不過心,加工成的薯干顏色發(fā)黑,有異味;但蒸煮過分,無粘連性,變得稀爛,不利切條。蒸好后及時出籠冷卻。
剝皮
將蒸煮好、冷卻的薯塊進行剝皮,剝皮以剝凈表皮為宜。
切條
將剝了皮的薯塊用刀切成長條。切條時,要根據(jù)薯塊的形狀,以切成薄長條為宜,其厚度在1~2厘米之間。
火炕
將切好的薄長條放在火炕架上,不能重疊,火炕架以竹編的為好?;鹂粫r,開始火可稍旺點,當炕至半成干時,并逐漸轉為小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