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河蘑菇的基本介紹
蘑菇(學(xué)名:Agaricus campestris)是由菌絲體和子實(shí)體兩部分組成,菌絲體是營養(yǎng)器官,子實(shí)體是繁殖器官。
因漠河鄰近山區(qū),所以這里的蘑菇種類繁多,且原汁原味。通常用來燉雞的,夏天一般用鮮蘑,冬天干蘑菇居多。
營養(yǎng)價(jià)值
營養(yǎng)豐富:蘑菇中的蛋白質(zhì)含量多在30%以上,比一般的蔬菜和水果要高出很多。含有多種維生素和豐富的鈣、鐵等礦物質(zhì)。最重要是它還含有人體自身不能合成卻又是必須的8種氨基酸。
歷史民俗
據(jù)史料記載,清朝時(shí)期,慈禧太后派人到東北大興安嶺深山溝谷中,進(jìn)行采金生產(chǎn)。六十年后,人們驚奇的發(fā)現(xiàn)在采金跡地---毛尖石上生長著一種特殊的蘑菇,清香溢人,采摘食用后,口感鮮美,味道極佳。由于產(chǎn)量極少,被地方官員做為進(jìn)貢食品,供皇宮享用。
制作方法
小雞燉蘑菇
主料:雞(土雞,家養(yǎng))800克,榛蘑(干)100克
調(diào)料:食鹽1/2茶匙,姜3片,蒜4瓣,八角1顆,干辣椒3個(gè),生抽2湯匙,蔥白1段,花椒粉1/2茶匙,植物油2湯匙
1.準(zhǔn)備食材,干榛蘑用流水沖去表面的浮土,然后用溫水浸泡20到40分鐘,然后擠凈水分,用廚用剪刀剪去硬根
2.浸泡榛蘑的水靜置至澄清
3.土雞洗凈瀝水,剁成塊。鍋里加涼水,再將剁好的土雞放入鍋中
4.大火燒開后繼續(xù)煮3分鐘,撇凈上面的浮沫,然后將雞塊撈出控水待用
5.鍋里倒油燒熱,放入蔥白、蒜、姜、八角和干辣椒,炒香
6.放入雞塊,翻炒至雞塊表面微焦
7.放入生抽和花椒粉,翻炒均勻
8.將榛蘑鋪在雞塊上面,再將浸泡榛蘑的水倒入鍋中,加鹽調(diào)味
9.燉煮30到40分鐘,至雞塊軟爛就可以了
漠河蘑菇的鑒別真假
有毒無毒的鑒別方法
一看生長地帶??墒秤玫臒o毒蘑菇多生長在清潔的草地或松樹、櫟樹上,有毒蘑菇往往生長在陰暗、潮濕的骯臟地帶。
二看形狀。無毒的菌蓋較平,傘面平滑,菌面上無輪,下部無菌托,有毒的菌蓋中央呈凸?fàn)睿螤罟之?,菌面厚?shí)板硬,菌桿上有菌輪,菌托桿細(xì)長或粗長,易折斷。
三看分泌物。將采摘的新鮮野蘑菇撕斷菌株,無毒的分泌物清亮如水(個(gè)別為白色),菌面撕斷不變色;有毒的分泌物稠濃,呈赤褐色,撕斷后在空氣中易變色。
四聞氣味。無毒蘑菇有特殊香味,有毒蘑菇有怪異味,如辛辣、酸澀、惡腥等味。
五測試。在采摘野蘑菇時(shí),可用蔥在蘑菇蓋上擦一下,如果蔥變成青褐色,證明有毒,反之不變色則無毒。
六是煮試。在煮野蘑菇時(shí),放幾根燈芯草,些許大蒜或大米同煮,蘑菇煮熟,燈芯草變成青綠色或紫綠色則有毒,變黃者無毒;大蒜或大米變色有毒,沒變色仍保持本色則無毒。
七是化學(xué)鑒別。取采集或買回的可疑蘑菇,將其汁液取出,用紙浸濕后,立即在上面加一滴稀鹽酸或白醋,若紙變成紅色或藍(lán)色的則有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