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牛肉拉面的基本介紹
蘭州牛肉面,又稱蘭州清湯牛肉面,是“中國十大面條”之一,是甘肅省蘭州地區(qū)的風味小吃。傳說起源于唐代,它以“湯鏡者清,肉爛者香,面細者精”的獨特風味和“一清二白三紅四綠五黃”,一清(湯清)、二白(蘿卜白)、三紅(辣椒油紅)、四綠(香菜、蒜苗綠)、五黃(面條黃亮),贏得了國內乃至全世界顧客的好評。并被中國烹飪協(xié)會評為三大中式快餐之一,得到美譽“中華第一面”。
甘肅東鄉(xiāng)族馬六七從河南省懷慶府蘇寨村(河南博愛縣境內)國子監(jiān)太學生陳維精處學習小車牛肉老湯面制作工藝后帶到蘭州,經陳氏后人陳和聲、回族廚師馬保子等人的創(chuàng)新、改良后,以“一清(湯)、二白(蘿卜)、三綠(香菜蒜苗)、四紅(辣子)、五黃(面條黃亮)”統(tǒng)一了蘭州牛肉面的標準。在其后200多年的漫長歲月里,蘭州牛肉面享譽天下,以肉爛湯鮮、面質精細而蜚聲中外,打入了全國各地,贏得了國內乃至全世界范圍內食客的好評和榮譽,是中國十大面食之一。
營養(yǎng)價值
除富含豐富的碳水化合物外,還含有無機鹽和多種礦物質、氨基酸、葡萄糖、維生素與植物性蛋白質以及磷、鐵、鈣、鋅等大量的微量元素.
產品特點
蘭州牛肉面,具有牛肉爛軟,蘿卜白凈,辣油紅艷,香菜翠綠,面條柔韌、滑利爽口、湯汁、諸味和諧,香味撲鼻,誘人食欲等特點。面條的種類較多,有大寬、二寬、韭葉、一窩絲、“蕎麥棱等,還有“二細”、“三細”、“細”、“毛細”等,食客可隨愛好自行選擇。當地人們描述它是一清、二白、三綠、四紅、五黃,即:牛肉湯清如白水,幾片白蘿卜純白,湯上漂著鮮綠的蒜苗,辣椒油紅,面條光亮透黃。因此,蘭州牛肉面的聲譽一直延續(xù)。
歷史民俗
其實,關于蘭州牛肉面的身世,清朝王亶望曾作《蘭州牛肉面吟》曰:“蘭州拉面天下功,制法來自懷慶府。湯如甘露面似金,一條入口賽神仙?!?/p>
懷慶府即在今河南博愛縣一帶,清代詩人張澍曾這樣贊美馬家大爺“蘭州牛肉面”:
雨過金城關,白馬激霤回。幾度黃河水,臨流此路窮。
拉面千絲香,惟獨馬家爺。美味難再期,回首故鄉(xiāng)遠。
日出念真經,暮落白塔空。焚香自嘆息,只盼牛肉面。
入山非五泉,養(yǎng)心須凈空。山靜濤聲急,瞑思入仙境。
可見至少清代嘉慶年間“蘭州清湯牛肉拉面”已是蘭州的美味小吃了。
蘭州牛肉拉面的制作方法
1.和面
最好加一點鹽。
2.醒面。
搟成面餅,兩面抹油。然后扣在容器下。每隔幾分鐘重復一次,一般要重復10遍左右,一直到你把面餅拉一下它不會縮回去。
3.切牛肉。
最好帶筋的肉,出油。切成薄片或正方體小塊。
4.煮湯。
最好用一個小布袋,把調料包起來,這樣鍋底不剩料。包起來的調料有,草果,桂皮(少),花椒。中國超市有的賣和生肉一起煮。我用的是國內的那種現成的已經用小袋包好的鹵料
之后除去血沫,一定要除得很干凈,不能換湯,要保留原湯。 然后放白胡椒,很多,像平時燉肉放鹽一樣,很多,很多。鹽是在最后放
5.油潑辣子。
在超市買辣椒面,不是粉狀的那種,還帶一點辣椒籽。 把油在火上燒,油好之后放在一遍稍微一涼,澆在辣椒面上,攪拌。至少要看到辣椒面上有1cm深的油。
6.拉面。
搟成面餅,然后切成一條一條的長條,然后拉!用力要均勻!
7.出鍋。
預先準備好的香菜 先撈面,再攪湯!最好碗大一些,能讓面飄在湯里,撒上香菜,在潑上有辣椒,最好辣椒油多一些。